2 位置
1 单元链接
金滢.聚焦意义,让学习走向深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23(01):29-32+41.
年级 | 单元 | 内容 |
---|---|---|
一年级上册 | 2 位置 | 会用上、 下、 左、 右、 前、 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三年级下册 | 1 位置与方向(一) | 给定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四个方向, 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
五年级上册 | 2 位置 | 在具体情境中,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限于正整数)表示位置, 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 |
六年级上册 | 2 位置与方向(二) | 了解比例尺, 在具体情境中, 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
2 电子教材
3 单元内容结构
4 单元作业目标
1.能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在具体情境中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确定在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用数对正确表示点在方格纸(平面图)上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确定点在方格纸(平面图)上的位置
3.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5 教材解读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这部分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座位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科书还结合具体情境中的方格纸,使学生明确用抽象的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帮助学生感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推理的意识和能力。
6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并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经历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在对比中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与有效。
7 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并依据生活经验习得。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首先要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并依据生活经验习得。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8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能用数对(正整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9 例题分析
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1明确“列” “行”的含义及一般规则。2给出数对表示的方法。3明确数的顺序,体会一一对应思想。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注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喝咖啡记录:
日期 | 昵称 | 金额 | 备注 |
---|---|---|---|
2024-04-09 21:42 | *颢 | ¥9.90 | 喝咖啡 |